1. 超便小說
  2. 網遊之最強傳說
  3. 411章 驗收附魔符文商鋪
八二年自來水 作品

411章 驗收附魔符文商鋪

    

-

承天府西南麵的章山,明軍光複中軍先鋒部隊正於此駐營。

隨著風雪停息,天氣轉暖,兩軍將士的行動力大大增強,戰事一觸即發。

趙印選以王興部為先鋒,自江陵出發,抵達章山,尋機北上承天府治的鐘祥縣。

其餘主力,則從荊門方向進發。

王興站在山嶺高處,舉著手中望遠鏡,遠眺正在行軍當中的明軍。

隨著春耕季節的到來,後方補給轉運缺乏人手,更加催使明軍必須提前拿下承天府,唯有如此,才能使用水運,直接從漢水往襄陽方麵運糧,可以大大減輕明軍後勤壓力。

這個任務交給了光複中軍。

中軍算是光覆軍中建製最早的單位,其中有不少精銳部隊,如昔日胡一青的第一師,胡一青本人雖然調任左軍,但他之前帶著的部隊卻成了中軍的王牌,除此之外,便是王興和龐剛、周嘉屏等人,也俱是老將。

王興在光複二年時,還隻是參將,後來被越級提拔為總兵,參加了軍山湖大戰,受封通山伯。所以如今在總兵位置上待了三四年,也冇啥疑慮。

不過龐剛、周嘉屏幾人就有些急了。

當初光烈元年,肇慶朝廷軍製改革,最初的五個總兵,趙任叛變後被殺,餘龍犧牲,趙印選已經成了頂頭上司。

而他們兩位,卻還在總兵位置上原地踏步。

雖然在光複南京以後,也都先後得了侯爵,比起王興的伯爵來得還強,但明眼人都知道,這個侯爵更多是因為二人當年的從龍之功。

人家王興的伯爵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,日後資曆夠了,肯定還有機會,而龐剛、周嘉屏恐怕是快要到頭了,二人都已經四十出頭,再不在北伐建功,日後天下平定,怕是就用不到了。

雖然朱由榔在位之下,明廷尚無黨爭之風,但所謂“黨外無黨,帝王思想;黨內無派,千奇百怪。”,下麪人私下還是有所意識的。這其實也無關私心,畢竟人總是傾向於信任自己熟悉的舊人,此乃人之常情。

軍中向來有“六係”之說,即“忠貞係”、“西係”、“肇慶係”、“浙東係”、“鄭係”、“大同係”。

不難看出,這就是光複六軍各自的主要來源。

龐、週二人,七年以來原地踏步,也有這方麵的原因,畢竟冇有能說服人的戰功,就算把你提拔到左軍、後軍之類去當僉事、同知,人家驕兵悍將未必服氣。

所以此番戰役一開,龐、週二部相當賣力,在荊門打得有聲有色,吸引了承天府清兵的極大注意力,固山貝子務達海先後派兵六千馳援,兩軍相持不下。

於是乎反而給王興創造了機會,王興便可從章山引兵北上,圍攻鐘祥。

“那重炮帶上冇問題吧?”

觀察完冇太大問題後,王興轉身對副將問道。

副將陳世達,本是左軍出身,調動過來,剛上任一年多,迴應道

“將軍放心,都督專門多派了三百匹馬騾,絕對夠用!”

王興頷首

“此戰承天府城高牆深,就靠這重炮之威了。”

戰前,全軍擁有三個武備局與兵工公司費儘功夫,湊出來的重炮營。

其中兩個都被配屬給了中路戰場。

因為中路戰場的攻堅任務最重,襄陽自古就是雄城,經過十數代經營,說是固若金湯毫不為過,正是攻城重炮用武之地。

不過畢竟之前冇有實戰經驗,也冇試過,所以對於這玩意的威力和效用,大家還是有些疑慮的。

這番攻興都承天府,王興部配屬了半個營的重炮,也算是提前嘗試一下,畢竟承天府經過嘉靖的營建以後,相較於一般的府縣城,也要強得多,算是個小襄陽了。

大軍幾個步兵營和馬營隊伍最後,二十四門重炮,被四百多匹騾馬拉拽,緩緩而行。

這玩意空重,達三千斤,需要十四匹騾馬,才能勉強拉拽行動。

半個營的重炮,還要加上沉重的彈丸,以及大量火藥,需要七百匹騾馬,才能全部載完。

好在這時候的明軍,並不缺乏馱馬、挽馬。

隨著戰馬資源豐富,明軍的輜重用馬也不再缺乏,一方麵來自於西南滇馬,收複雲南後,明廷就開始和許多西南土司地區加強互貿,其中較為重要的商品,便是西南滇馬,這種馬匹堅韌耐苦,不挑食,是極其優良的挽馬。

其次,那些從河曲、草原而來的馬匹,並非所有都適合作為戰馬,其中被淘汰的,也會被充為輜重馬匹。

這番下來,經過幾年經營,全軍挽馬、馱馬總數,已經超過了七萬匹,作為一個南方政權,這個數字頗為不錯了。

軍隊騾馬化,也是提升戰鬥力的重要標準,不僅是在古代,哪怕是近代,直到內燃機廣泛運用之前,馬騾都還是運輸主力。

後世的一戰時期,各國的騾馬都還是重要戰略資源,哪怕二戰日本軍隊,也隻能算是騾馬化軍隊(所以有日軍其實隻算一戰水平的說法)。

中國曆史上,騾馬化做得最好的,是唐朝,大唐安西都護府的步兵,都是先乘馬抵達戰場,到地方以後,再下馬列陣。

按照明軍的劃分標準,這些重炮應該算作二十八斤炮,相當於西方的三十四磅到四十磅的水平。

黑洞洞的炮口實在駭人,跟個水桶差不多寬,彈丸裝填都得兩三個人,一起搬運。

這也導致攜帶的彈藥實在不多,一門炮也就帶上三十枚炮彈。

一發,就得消耗幾十斤火藥,把這點炮彈打完所耗火藥,都夠一個步兵營用上幾個月了。

而且其實這種火炮的應用範圍也不多,除了攻城,在野戰中完全是累贅,故而全軍滿打滿算,也就裝配了三個營而已,一般攻城,用上半個營,乃至一個哨,就綽綽有餘。

三個重炮營的基層軍官,都是第一批畢業的兵學苑炮科學員,這些新軍官的文化程度,又比以前的教導師要強些,不過缺乏實戰經驗,此番攻打承天府,也算是幫他們刷經驗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好在章山往北行十幾裡以後,就可以在漢水邊上搭船,漢陽方麵專門派了三十多艘江船過來。

戰前高一功就上疏過,認為日後北伐,湖廣、江淮,都要廣泛使用內河運船,內閣就讓工部在嶽州、九江,花了八十多萬元,督造了五百餘艘,開戰後也的確取到了不小作用。

正月二十六,還有三天就是雨水時節,湖廣地區的天色已經有雲霧聚集,王興所部抵達鐘祥城外。

二十四門重炮登岸,麵朝鐘祥城南,依次排開。

王興並未急著放炮,而是先讓本部所屬的炮營中小口徑野炮,先對著城防,開炮試探。

果不其然,作為當年嘉靖頗為重視的“第四首都”,鐘祥城頭還是配屬有約三十門佛郎機火炮。

一番炮戰,全部暴露出來。

城上的清軍何嘗不是在試探明軍的攻城火力呢?

王興竟是沉住氣,就讓部屬炮營的三十多門野炮和對方對轟了兩天,有來有回。

竟是讓清軍逐漸放心下來,看來對麵明軍也就是這麼多火力,雖然同樣難對付,但憑藉著鐘祥城高池深。

起碼想用大炮轟開城牆不大可能......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