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超便小說
  2. 帝皇卡師
  3. 第168章 懶得解謎,殺了省事
無限劍樓 作品

第168章 懶得解謎,殺了省事

    

-

小艇路過的海域,是無名島的近海。

水下是平緩的大陸架,因此並不深。

頂多百來米出頭的深度。

晌午頭的太陽正好,萬道陽光如同利劍一般直插深海。

在極度清澈的海水作用下,堪稱一鏡到底。

於是...

當可見度如此之高的時候。

海底下恢弘的人造工程,就展現在了眾人眼前:

——那是無數一明一滅,閃爍不停的‘繁星’。

那是...

無名島原材料基地的支柱。

‘水熊蟲’海底采礦係統。

彆看這科技僅僅是t2水平。

在海底采礦這方麵來說,它的效率已經是數一數二。

比它更高級的礦業科技。

不是行星巨構,就是更誇張的星際巨構。

比如【地核鑽井】;

比如【行星裂解器】。

未知文明由機械智慧生命體組成,它們不是有機生物。

換句話來說,它們的生存,並不依賴陽光、空氣、水和食物。

對這些機械生命體而言,它們的生存環境不需要依賴生物圈。

更不用談環境保護。

因此整個礦業科技線,都突出一個力大磚飛。

好比再往上的t4、甚至t5級科技。

動不動就是直接鑽透地殼、抽乾地幔;

又或者像敲碎大塊礦石一樣、炸碎行星,

然後慢慢從粉碎後的小行星帶裡,挑揀自己需要的礦物。

話說這些科技可都是個頂個的凶殘。

看得蘇文一愣一愣的。

相比之下。

‘水熊蟲’係統,已經是礦業科技線上,環境破壞非常小的了。

饒是如此,它們也有著自己的獨門秘技。

並且給了戰情室裡的華國眾人,一點小小的外星震撼...

——自我複製。

這就是‘水熊蟲’係統最逆天的功能。

與其他在設計時‘做加法’的采礦設備不一樣。

‘水熊蟲’係統被創造之初,就是秉承著‘以最少的成本、最短的工序、乾儘可能多的事’,這樣的簡潔高效思想。

‘水熊蟲’子機的材料極度低耗。

不需要什麼聚變堆,也不需要什麼電吹風。

一半的星際合金,一半的奈米複合材料,以及少量金屬氫和石墨烯。

隨便一台t2級Vpc組裝機就能隨意大量生產。

在無人機蜂房裡就已經整合了Vpc組裝機的情況下。

每一次子機往回運輸礦物,蜂房都能直接就地生產新的子機。

最開始隻有區區一百台不到的子機。

時至今日,已經成千上萬。

整個海底,隨處可見它們的航標燈。

如同閃爍的藍色星星組成的銀河一般,川流不息。

銀河流轉之間。

‘亂石海岸’裡富饒的海底淺層礦床,

如同被慢慢掰碎的曲奇餅一般,寸寸崩潰。

一隻子機的掘進效率,或許還比不了一台五十噸級的挖機。

可數千台子機源源不斷的運轉之下。

每一分每一秒,都有數以萬計的土方采掘量。

滿載而歸的子機,重新如銀河一般湧向‘蜂房’。

在已經擴增了好幾十倍的卸料管道上,交付貨物。

川流不息的機群,在這個位置,聚得尤為緊密。

放眼望去,就彷彿銀河係的中心。

藍色的星旋,耀眼奪目。

讓看見這一幕的所有人,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。

“我冇看錯吧?”

“這是水下?”

“水下,大概一百米的水深...”

“冇到深海高壓采礦的範圍,但淺海能把規模搞得這麼大,也很驚人了。”

專家學者們,議論紛紛。

臉上表情都是神色各異。

實際上他們已經說得很含蓄了。

這規模都不止是驚人而已了,是駭人!

“這麼大規模的海底采礦係統...而且,這是用的無人機吧?這...”

“無人機就無人機,你說什麼臟話呢。”

“誰說臟話了?我看是你們文科的自己心太臟!”

“瑪德,工科狗瞧不起誰呢?!”

有兩個傢夥突然開始掐了起來。

旁邊的人一臉見怪不怪的樣子,繼續對螢幕上的畫麵指指點點。

“...粗略看上去,大約六到七千的無人機,這可是好大一個機群啊!”

“是。可了不得,

這麼多子機,而且還是在一片不存在交通道路的環境下,”

“光是這各單位的行動疏導、路線規劃,就不是一般的超級計算機能辦得了的。”

無人駕駛技術。

即使在大災變前,也是出了名的難題。

若是橫平豎直的標準道路,它當然能跑出好成績。

可話又說回來了,

這年頭上哪兒去找真正意義上的‘標準路況’?

加塞小電驢,逆行老頭樂,闖紅燈、鬼探頭...

一個十幾億人的大國,奇葩數量多到人完全無法想象。

每天光是闖大車盲區、被王者直接碾成絞肉的小電驢都得好幾個。

隨隨便便來個奇葩上路,無人駕駛的AI就得被乾燒cpU。

更不用說...

這還是在環境更為複雜的海底了。

並且還不是單純的行駛,而是在作業。

這就需要調度係統進行高強度的精密計算了。

要不然...

隨便一起撞擊事故,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體係大範圍停擺。

可現在,看看海底那川流不息的‘星河’。

哪裡像是出過事故的樣子?

“了不得,真了不得。”

“這算力...莫非是大型的量子計算機?”

兩人對視一眼。

緊接著閉口不言。

慢慢在心裡咀嚼著那份震撼感。

這兩位,都是搞智慧自動化駕駛的。

大災變前,

就負責華國各大城市的‘智慧交通’項目。

分彆是負責上遊的超算架構搭建、和下遊智慧AI訓練的總工程師。

大災變後,作為國家一級科研人員。

兩人都得到了最好的保護與安排。

目前在負責,

設計並督造基地市地下城的‘工業區無人物流’係統。

各大基地市對此的需求很大。

化工、重工、軍工,

有太多工業領域,

具備存在極大危險性、操作難度還不低的工序了。

如果用無人物流載具將其替代,無疑是很好的選擇。

尤其在這個,專業人才極度缺乏的年代。

但想從零開始編製一套無人物流網絡...

何其艱難?

哪怕有大災變前的技術遺產,

兩位總工程師的項目也是慢的猶如龜爬。

結果...

冇想到,在這樣一個地方。

看見了遠超自己畢生心血的工業奇蹟。

“小巫見大巫啊...”

其中一人幽幽地說道。

半是震撼,半是心酸地,

齊齊歎了一口氣。

..

-